中秋快到了,相信大家也都會再家烤肉吧,但是一般人應該都不知道中秋烤肉的由來吧,漁人在這裡偷偷的告訴大家喔!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而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北宋。根據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爲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爲“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過中秋的方式則是吃月餅、柚子及賞月,唯獨台灣特有在中秋烤肉。其實台灣人會在中秋烤肉可是有典故的。相傳在清朝嘉慶三年台人吳沙因開墾「蛤仔難」(今宜蘭)積勞成疾過世後,除將開墾業務傳給侄子吳化外,另將台北宜蘭間商旅業務交由族弟吳金。由於吳金將宜蘭一地的農產,番產透過草嶺古道在藉由基隆河水路運往台北大稻程一帶販售,由於大稻程商旅眾多,對於吳金的宜蘭商隊則稱作『金蘭商隊』。其中在和噶瑪蘭人交易時,吳金制定了以物易物的規則,讓噶瑪蘭人可以用多少的番產換到多少的漢人農產品,其中最受噶瑪蘭人歡迎便是醬油。而醬油的交換物品則是龜甲,故當時噶瑪蘭人常說『龜甲換醬油』。

 

金蘭商隊常販賣的番產有一種特產,乃是噶瑪蘭人在春夏之際捕獲的山豬未食用部份晾於通風處風乾三個月左右,在風乾過程山豬肉因本生油脂關係而在肉片上形成一片膏狀物體,而這種帶有油脂的肉片被漢人稱作『膏肉』。而當膏肉製作完成時,其季節已入仲秋,在加上台北宜蘭往返得花上半個月時間,所以在台北看見膏肉的時間約莫在中秋之際,故有一詞曰為『中秋膏肉』。

 

膏肉在台北一帶十分暢銷熱賣,吳金便派人向噶瑪蘭人頭目學習膏肉的製作方法,這批人學成後,吳金便稱他們為『膏肉匠』,而外人稱之為『金蘭膏肉匠』

 

膏肉的料理其實十分簡單,只要將膏肉切薄片用炭火烤熱,等到肉上膏狀油脂融化香氣肆逸時,便可食用。在大稻程的商家有流傳著一句話形容當一條街坊有人在料理食用膏肉香味滿街的情況,稱之為『一家膏肉,萬家香』。

 

但由吳金後人無意經商使得於膏肉稀少,再加上相傳口誤於是誤解成烤肉。

 

[民明書房-你所不知道台灣習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shBar 漁人の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